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

2011 雪梨行:藍山

隔了一年沒有旅行,今年 (2011 年) 安排回台灣一趟,順便去澳洲來一趟追星之旅,追的是澳洲「音樂劇一哥」 Anthony Warlow。決定追星之前原本是想要去日本旅行的,因為我從來沒去過日本 (!!),但是因為 Anthony Warlow 出演澳洲音樂劇「Doctor Zhivago - A New Musical」的消息一確定之後,日本就又被我拋到腦後了。回台灣沒幾天就在電視上看到日本大地震帶海嘯的新聞 (大驚)

3/14/11 (一)

下午三點從高雄小港坐飛機去香港,然後接晚上八點的澳洲航空 Qantas Airways 飛雪梨。上飛機前隨身行李還要被整個大檢查,連水都帶不進去!不過上飛機後會分發小瓶罐裝水。然後很「震驚」地發現,澳洲航空經濟艙都是有點年紀的「空爸」在服務!我看菜單上有提供杯麵,想說看晚餐的時候可不可以要杯麵來吃,結果空爸很兇地對我說:「現在沒杯麵!我手上只有牛肉和雞肉,選一樣!」嗚......

3/15/11 (二)

早上八點到達雪梨,入海關的時候檢查很嚴!有帶食物的行李還要被拖去照 X 光一次!接著直奔詢問交通的櫃台看看到哪裡買車票,雪梨的交通可不是普通的複雜,所以大家到雪梨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課。我們買了 Multi 3 + Airport Link 車票總共 AUD $75。

雪梨機場車站 Airport Link

從機場坐 Airport Link 到 Central Station 轉乘到 Blue Mountains 藍山的火車,兩個小時的車程讓我昏昏欲睡。一個小時以後,火車開始爬山。在 Katoomba 火車站下車,準備到我們預定的 Blue Mountain YHA 青年旅館先 check in。

淳樸的 Katoomba 車站
Blue Mountain YHA 在網路上評價都很好,設備也的確不錯,堪稱豪華版的青年旅館。但是...怎麼都沒人提到其實它離 Katoomba 車站有一公里的距離啊啊啊啊!?從車站到 YHA 還好,一路都是下坡路,回程可就慘了。一邊拉一邊有個老伯伯問我們要去哪裡,還好心告知「還有 400 公尺!」(拉行李拉到快昏倒)

藍山青年旅館大門 大廳
餐廳 廚房

我和朋友訂的是雙人房附衛浴,房間其實很基本,沒有電視。(連青年旅館的大廳也都沒電視) 不過有浴室我們就很高興了!放好行李,吃了我們先前在 Central Station 買的三明治,先到 YHA 櫃台預約隔天要去 Jenolan Caves 鐘乳石洞的行程後,就向藍山著名的 Three Sisters 三姊妹岩出發~ (然後發現三姊妹岩離 YHA 也有一公里左右的距離 Orz)

雙人房 衛浴設備
窗外的托兒所 青年旅館旁的警察局

然後走著走著,在半路上遇到兩隻超級友善的貓咪,馬上就把屁股對著我示好!

貓小姐 貓先生

是說...我沒想到澳洲山上到下午也是會起山嵐的。原本是晴天的天氣,愈往三姊妹岩走,霧就愈大,抵達之後是這個景象...

山嵐籠罩的藍山國家公園
雲霧中的三姊妹岩
還我藍天啊!!

三姊妹岩旁的走道 古木參天的森林
被啃光的玉米 (誤)
(Banksia Serrata)
Giant Stairway
三姊妹岩之一 走這個行程前要三思

開始下雨了,霧也愈來愈大...

下大雨起大霧
等我們氣喘吁吁走到 Scenic World 的時候已經是這副景象:

Scenic World 纜車 Scenic World

這樣子叫我們怎麼坐纜車看風景啊~ 所以我們只好放棄纜車這個行程了。走回 YHA 休息一下,到附近的 Cole's 超級市場煮今晚的晚餐和明天的午餐。晚餐煮辛拉麵,但是我們兩個完全沒有住過 YHA 的女人連瓦斯爐都開不了,只好問隔壁正在煮大餐的小弟。原來還要拿點火槍才能點著!(這我哪裡會知道啊)

來住 YHA 的人各個都經驗豐富,原本站在我們旁邊煮飯的小弟煮了一大鍋什錦蔬菜放在白飯上,後來又來了一位大哥煮了白醬蘑菇!而且調味料準備超齊全的,我們兩個什麼調味料都沒有想到準備 Orz 另外我想抱怨一下,YHA 的鍋子都會沾鍋!超難洗乾淨的,怎麼洗都是油的,而且外國人習慣拿布把餐具擦乾,我覺得這樣好不衛生啊!所以草草吃完就快快逃回房間休息了。

註:Blue Mountain YHA 大廳沒有電視,也沒有免費 wifi。付費的網路很貴!這間 YHA 在 check in 時會發給你一條大毛巾還有床單,但是浴室裡沒有肥皂和洗髮精。

註二:如果真想在青年旅館的廚房大顯身手的話,記得要帶調味料還有油!沒有油不能炒菜,沒有調味料再豪華的料理也是沒有味道的!

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我的書桌

今天呢,就來介紹一下我的書桌...

完全被 3C 用品佔據
書桌右上角有台小電視,可以接收無線台的頻道
其實我想要講的是這一台:Dell Latitude C600
這一台已經有十年以上的歷史啦!
筆電的貼紙還是貼 Windows 2000!
這台古董筆電還得要外接無線網卡
只有 851 MHz + 256 MB 記憶體!
但是它還能跑 Slingbox 的程式,讓我看台灣電視!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音樂劇:Little Miss Sunshine

根據同名電影的音樂劇「Little Miss Sunshine」今年三月的時候在 La Jolla Playhouse 的世界首演 (World Premier),在看音樂劇之前,我還特別去租了電影來了解一下劇情哩!最近好多音樂劇都是從電影改編的,而且 La Jolla Playhouse 雖說這戲院小,很多最佳音樂劇都是從這裡開始的!(如 Jersey Boys、Memphis 等)

一直到去看表演那一天,我才發現我去看的是 Preview 場,不過 Preview 場已經和正式表演相差不多了。其實我是衝著 Hunter Foster 這位演員去看表演的,因為他和妹妹 Sutton Foster 在美國百老匯都是大名鼎鼎的演員啊!其實他們兄妹並不是走俊男美女型的,可是演戲時扮相就是演什麼像什麼。

這是個小型製作,因為場地不大 (才共 500 多個座位) 所以只有十六位演出者,但是這種小劇院才能看得出演員的功力!(每個主角都是在百老匯打滾過的啊!)

Feb. 19, 2011
Richard Hoover: Hunter Foster
Sheryl Hoover: Jennifer Laura Thompson
Olive Hoover: Georgi James
Grandpa: Dick Latessa
Frank: Malcolm Gets

Hunter Foster 演爸爸 Richard Hoover,一開始走到舞台布幕之前,背著個吉他就開始自彈自唱推銷起他的「Ten Steps for Success」 了。這時有兩個「推銷員工」走下舞台來發傳單,因為我的座位在第三排最旁邊靠走道,所以有拿到  (我朋友坐在我旁邊一直推我,意思就是叫我要拿到傳單) 發傳單的小姐還小小聲叫我把傳單往下傳~ XD 當阿公去世,唱起懷念阿公的歌曲時,因為 Hunter Foster 幾乎就在我的正前方,我看到他紅了眼睛。

傳單正面
傳單背面

劇情和電影一模一樣,演 Frank 的 Malcolm Gets 簡直和電影裡長得一樣,尤其是兩隻手腕包著繃帶時一出場大家都笑了。聲音滿好的哩,而且我覺得他快搶了爸爸的戲了。當 Olivia 問 Uncle Frank 為什麼要自殺的時候,Frank 說他愛上了他的研究生,但是他的男學生愛上了他研究上的競爭對手,所以他就自殺。一邊唱,舞台前面跳出兩個人一邊演出細節,飾演研究生的演員 (Andrew Samonsky) 身材真的有練過耶~!(抓錯重點) 

演媽媽的 Jennifer Laura Thompson 和 Hunter Foster 之前在百老匯「Urinetown」合作過,我覺得她在戲裡好累喔,一邊上班一邊還要照顧家裡,一直試著把家裡的人都拉在一起,雖然家人各個都不好搞。晚餐時大家真的實際在舞台上吃沙拉喝汽水哩,有一幕她和 Hunter Foster 的親熱戲還差一點穿幫,因為她的胸罩肩帶不小心被脫下來...... (我看得太仔細了嗎?)

Olivia 由 Georgi James 飾演,這小朋友在百老匯的 Billy Elliot 演過 Debbie 的角色哩!完全不怯場,在最後選美比賽時完全是她在搞笑!也真辛苦她了,因為其他選美的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只有她要努力扮醜。

說到選美比賽,Hoover 一家人坐在第一排觀眾的前面,因為劇場真的很小。在 Frank 在用力噓完比賽單位以後,還轉頭叫第一排觀眾不要再噓啦!坐第一排的好可憐,什麼都沒做還要被罵

Dwayne 上半場一句話都沒有說,臉超臭的,原本用筆和大家交談也改成了用手機打字。可是他下半場得知自己有色盲不能參加空軍的時候,一開口第一個字就是石破天驚的「Fxxx~~~~!」 (嚇)

阿公看起來其實滿和藹的,沒有像電影裡那麼邪惡,雖然也是一直想在小孩面前提到他以前風流倜儻的細節。

他們去加州的路上開的那一台黃色福斯箱型車,車頂、車門是可以拆掉的,每個座位都可以上下升降。車子的底是空的,所以演員坐在車上後,必須把腳伸到地板來來控制車車的方向。基本上這輛車子大部分都在舞台中間,由背後移動的背景來顯示他們目前開到的地方。大家在推車子的時候只能在原地跑步來呈現。他們開車差一點撞到一隻從舞台右邊跑過來的浣熊還是臭鼬,當然那隻動物是遙控操縱的,車上的人大叫的時候那隻動物也嚇一跳在空中轉一圈!劇組也開了南加州一個交通標誌的玩笑,那個標誌長這樣...


當這個標誌出現的時候,舞台上也有一個爸爸和一個媽媽帶著小朋友鬼鬼祟祟地跑過去 (註:1980 年代加州的交通部門在加州和墨西哥邊境的高速公路旁設立這個標誌,提醒駕駛人注意偷渡者。每個住在聖地牙哥的人一定都看過,因為聖地牙哥就是在美墨邊境啊)


基本上這是齣輕鬆愉快的音樂劇,歌曲都是小品,除了 Dwayne 那一首獨唱是搖滾曲風。很可惜的是我記不住大部分的歌曲。但是戲裡有笑有淚,是齣看了心情會好起來了小品音樂劇。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自行分解的鞋底

上個禮拜穿了一雙很久沒穿的鞋子,到公司的時候突然發現腳底怪怪的,站起來地面好像不太平整,結果發現我的鞋子的鞋底居然一邊走一邊掉渣!通常東西都用不壞的我,居然也遇到了自己分解的鞋底!照相留念,這雙鞋子就掰掰啦!(真的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我需要買鞋子了)


到最後整個鞋跟全部崩解。真讓我傻眼。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杜蘭朵公主


每年一月到五月,就是聖地牙哥的歌劇季。每年會製作五齣歌劇 (因為景氣的關係,2011 年只有四齣),有膾炙人口的戲碼,也有新創作的歌劇。雖然並不像紐約大都會歌劇那樣的大場地、大製作,但是也有一群的死忠擁護者。一些有名的歌劇明星也都來 San Diego 獻唱演出過,可惜我都沒跟到。去年的「波西米亞人」我雖然很想去看,但是看到貴森森的票價就又止步,又要等幾年後才有機會了。雖然說票價上有列出 $35 美金的票價,但是這是最高樓層又最邊邊,而且熱門的戲碼一開賣就會被搶光的位置。

在一次機會遇到一位台灣阿姨,她和他先生都是歌劇的狂熱愛好者,她告訴我她曾經參加聖地牙哥歌劇院臨時演員的徵選,是不用開口的,被徵選到了上台演出女奴的角色。2009 年也有一位有過一面之緣的台灣同鄉在「蝴蝶夫人」裡演出蝴蝶夫人的媽媽,所以我就把這個訊息告訴我那個表演慾超強的朋友馨方。結果她就跑去甄選啦,還被選中當小宮女哩!如果你也有興趣參加演出的話,到 San Diego Opera 網站應徵 "Supernumerary"。通常每年在十一月的時候送 email 去詢問細節就可以了。過程就看我那朋友要不要用功一點寫出來囉! (過程在這裡 - 我的杜蘭朵公主隨寫) 不過甄選這個跑龍套真的是要看導演需要哪一種,像馨方去甄選卡門、浮士德、玫瑰騎士就沒被選上,因為導演想要噸位 <還有胸部> 大的......

我去看了一次彩排,雖然大家都全副武裝上場,可惜男女主角為了保護嗓子沒有全力開唱,而且只有鋼琴伴奏。演一演導演不滿意還會重來 (這個時候就會看大家把戲服敞開說好熱好熱),可是整個 San Diego Civic Theatre 近三千個座位只邀請了不到一百個人來看彩排,台上的人比台下的人還要多,整個劇院大廳黑漆漆的只開廁所電燈給我們使用,也是個很有趣的經驗!也因為男女主角沒火力全開,所以在聽不過癮的情況下我買了二月四日的票去看正式演出。

Feb. 4, 2011
Turandot (杜蘭朵): Lise Lindstrom (美國)
Calàf (卡拉富): Carlo Ventre (烏拉圭)
Liù (柳兒): Ermonela Jaho (阿爾巴尼亞)
Timur (帖木兒): Reinhard Hagen (德國)
Ping (平): Jeff Mattsey (美國)
Pang (龐): Joel Sorensen (美國)
Pong (彭): Joseph Hu (胡中良,台灣)

以下是這次演出的簡易看圖說故事,圖片很多,請小心服用。照片版權為攝影師 Cory Weaver 所有。

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

奧斯汀世界的收入與階級

在某一天,我在網路上看到了這篇文章,討論奧斯汀小說世界人們的收入。因為達西先生的一萬磅年收入讓大家都 恨不得馬上撲上去 很驚艷,所以我也想知道當時一年一萬磅到底合現代多少錢。我簡單翻譯一下,讓大家有個概念:

****************

Mr. Darcy 有自己的收入,但不是「薪水」。因為 Mr. Darcy 不受雇於他人,他的收入來自於他的財產 (土地、房產的租賃收入) 和投資。另外珍‧奧斯汀說她寫書的版稅收入是 808 英鎊,大約是今天的八萬美元。.

一年 100 英磅:包括窮牧師、政府的文書處理員、生意做得不錯的生意人。如果一年一百磅要養一個家庭的話,只能顧用一個薪水很少的傭人。這是可以付得起圖書館借書證的最低門檻。

一年 200 英磅: 奧斯汀的父母在 1764 年結婚的時候,教會的薪水只有一年 100 磅,加上一塊 200 英畝的地做為第二個收入。即使四年以後,奧斯汀家的收入變成一年 200 磅,然後增加到 300 磅,但是因為他們家族人口一直在成長,這樣的收入還是很難維持一個能讓外表看起來文雅的家庭。一年 200 磅可以雇用到一個僕人,還有一個薪水較高,做雜事的下人。

 一年 300 英磅:在「理性與感性」裡,Colonel Brandon 說 Edward Ferrars 一年 300 磅的收入能讓 Edward 自己一個人過得很自在,但是不夠他娶妻成家。這個收入能雇用兩個僕人。奧斯汀的兄弟 James 結婚後的收入就是一年 300 磅,但是他認為完全不夠維持一輛馬車和一群哈利犬 (Harrier) 的支出。

 一年 400 英磅: 這個收入幾乎可以讓一個家庭過一個「文雅」的生活,但是還是不太夠。可以雇用一個廚師,一個女傭,也許還有一個侍童 (小聽差、跑腿)。在「諾桑覺寺」裡,Isabella Thorpe 對 James Morland 的這個收入嗤之以鼻。在「曼斯菲爾莊園」裡,Fanny Price 的母親一年的收入正是 400 磅,可是她將這些錢分配得很糟糕。

 一年 500 英磅:這是 「理性與感性」裡的 Mrs. Dashwood 和她的兩個女兒一年的收入,也是奧斯汀和她母親以及姊妹們在父親過世之後的收入。可以雇用三個傭人 (兩個女傭人和一個男傭人)。

一年 700~1000 英磅: 算是可以歸為中上收入了。最重要是可以擁有/養得起一輛馬車。

一年 2000 英磅:仍然需要稍微斤斤計較一下家庭支出,尤其像「傲慢與偏見」裡有五個女兒的嫁妝需要煩惱。

一年 4000 英磅或更多: 一年有這麼多收入的話可以不用再斤斤計較生活上的支出了 (如達西兄妹、賓利兄妹等),可以過著隨心所欲,所謂十八世紀「文雅」的生活 。有能力可以在倫敦擁有一幢房子應付社交季。

一年一萬磅的收入大約是今天的美金一百萬元。不過物價也要考量進去。在那個時候的房地產比現在便宜許多,傭人的薪水也很低,但是那時的食物比現在貴。那時的一萬英磅的購買力可能比現在的一百萬美金強很多。

****************

不要忘了簡愛在 Mr. Rochester 家當家教一年也才三十英鎊! (而且在 Mr. Rochester 家包吃包住...)

然後我在網路上找到十九世紀英國的階級制度:

Emma Woodhouse 的家族應該是屬於第二個階級,屬於鄉紳,這也難怪 Emma 剛開始會看不起屬於第六階級的農夫 Mr. Martin。(不過我還是很想敲一下這小姐的頭...)

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觀後感:「Emma」

「Emma」這個故事在奧斯汀的小說當中算是很輕鬆的小品,女主角也是在奧斯汀作品當中最有財有勢的。因為閒在家裏沒事做,又不用煩惱生活中的雜事,所以就當起紅娘亂亂牽紅線了。

1996 年電影版:

我最先看的是 Gwyneth Paltrow 和 Jeremy Northam 在 96 年演的電影版本,所以我所有有關 Emma 的印象大都是來自這部電影。可是因為是電影,所以只有兩個小時,不少細節比較沒有辦法交代清楚。我並沒有很喜歡 Gwyneth 的 Emma,因為我覺得美國人用英國口音演戲怎麼看怎麼彆扭。而且 Gwyneth 的頭髮抓得太緊,頭皮都露出來了,尤其是她被 Mr. Knightley 斥責的時候,開始要哭的時候,整個眉頭皺在一起讓我覺得好痛的樣子! (我怎麼都注意到這些無聊小事)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大彩虹

南加州連續下大雨下了五天了,聖地牙哥河水暴漲,某些地方淹水啦!下雨就會有彩虹,今天下午的彩虹就在我家後院不遠處!

今天的虹和霓滿清楚的!彩虹的腳就在我家不遠處!

這不是我的鏡頭有問題喔!這真的是大彩虹!